[轉載]為什麼三星TouchWiz介面一直讓人詬病?
最近路透社根據三星離職、在職員工的爆料,整理出一些關於三星組織內部的現象,或許可以從一方面解釋為何“三星的TouchWiz一直沒改進”的原因。路透社對三星近年來發展總結得比較客氣,“隨著智能手機市場成熟,設備的銷售放緩,而沒有自己獨特的軟體、內容和服務,公司與在其他市場銷售著價格更低的類似產品的Android設備製造商有點不同。”而在公司內部,刺激硬體銷售的短期利益,與從長期看打造平臺為用戶增加價值提升他對品牌的忠誠度,造成相當程度的困惑。
是的,近年來不能說沒有看到三星在系統、軟體方面的投入,比如引入Samsung Pay,收購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還有打造自己的Bada作業系統,由Galaxy S4上的眼動識別、多視窗分屏等新功能,也可以看到三星探索新技術,增加系統的獨特性。基於用戶的強烈反饋,三星也在Galaxy S6中大刀闊斧地砍掉了數量眾多的預裝App。然而,就如路透社所說的,這可能還不夠。
一名與三星內部有關係的人士說,“不信任可以推動事情發展的三星高層,甚於對軟體服務的提供。公司依然是‘我們知道如何賣東西,我們賣賣賣。’”
一名三星前員工說,“三星的管理層,打心底裏不知道不明白軟體。他們擁有硬體——事實上他們擁有的硬體比其他的都好。但軟體是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
另外一名人士聽說,三星以外的一個為Galaxy S4更新“免提”App的團隊,遭到三星內部的競爭。這位已經離開三星主管,不願意透露姓名,因為他下面的員工與三星有合作。這只是諸多例子中的一枚,反映一家硬體基因的公司內部看待軟體時,只是把它們視為一種市場營銷工具。
或許這是為何 Cyanogen 的創始人史蒂夫(Steve Kondik)在三星呆了19個月之後離開,卻發表公開信炮轟TouchWiz介面不夠美觀的原因。
智能手機增長放緩,今年的感覺更加強烈。捫心自問,過去智能手機所帶來的衝動,逐漸變得冷靜。就好像StreetSmart在《Treo 600,永遠的廟堂》裏感慨的:
“智能手機不斷發展,我不斷在使用新的更好的設備,然而卻對它們越來越沒有了感覺。我很難再去寫一些機器的評測。它們帶來很多的功能和更多的誘惑,卻讓人無法傾注全副身心。我們在不同機器的流轉中粗魯地消費著自己的好奇心,卻再也鑽不進那種讓人炫目的世界。我們比較著功能,特性,卻很難對它有如心愛之物一樣夢繞魂牽。”
三星手機或許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儘管它的手機出貨量仍然比蘋果要高1億,卻難以喚起用戶熱愛。如果扒開問題更加深的層次,三星的問題或許不在軟體、服務的開拓和發展上,而是強調的硬體銷售文化,導致用戶與品牌的聯繫逐漸被削弱。
寫到這裏,很難不提解釋大公司難於轉型的《創新者的窘境》——基於某種大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成熟的公司,它的組織架構、成本結構、獨特能力、公司文化都會為統一為滿足某種特定的消費者需求而服務。
此時公司往往會因為過於完美的管理,讓它無法敏銳捕捉到市場變化,或者捕捉到市場變化後,然而因為各方面的阻力,比如說企業所面對的消費者群體對新產品不感興趣,從而無法實現真正變革。——最近的三星顯然身陷創新者的窘境當中,是危機也是機會。無論如何,未來三星可以成為商學院中經典的案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