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發表於 2015-11-28 15:43
本帖最後由 CPU 於 2015-11-28 20:47 編輯
成本幾蚊,賣成兩舊幾,唱片公司何樂而不為?
Will
發表於 2015-11-28 17:07
好唔吸引....{:6_192:}
PCM.DSD
發表於 2015-11-28 19:01
本帖最後由 PCM.DSD 於 2015-11-28 19:47 編輯
許諾 發表於 2015-11-28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請教各位C-Hing, 我比較落後同電腦白痴, 只會用CD黑膠聽歌, 就算用電腦DOWNLOAD或上網買歌我都唔識.
呢D M ...
現在好多燒友已轉玩音樂檔案; 在家就用CAS(電腦/枱式音樂檔案播放器來作音源)接駁自己套HiFi, 出外就玩DAP(Digital Audio Player)/手機+便攜AMP。
玩音樂檔案有兩個好處:
1. 方便選曲
2. 無機械式損耗(CD/SACD機會隨使用時日而老化; 貴一貴的高級CD/SACD機總有死光頭的一日!)
音樂檔案來源:
1. 網上付款購買; 再自行下載音樂檔案。
2. 自己買碟回來抽取音樂資訊而變成音樂檔案(俗稱RIP碟)。CD碟可用電腦光碟機RIP出16bit/44.1kHz音樂檔案, 而SACD碟則要用破解了的PS3來RIP出1bit/2.8mHz高規格音樂檔案, Blu-ray/Pure Audio碟可用電腦BD-ROM rip出(音樂規格是乎碟內定案)。
3. 市面開始銷售 "實物成品" 音樂檔案...MQS係其中一種(用memory card裝載24bit/96kHz高規格音樂檔案)。
音樂檔案到手後當然要過/抄寫去你的CAS/DAP/手機才可播放使用, "過/抄" 可經多個途徑達成...網線/memory card/手指/WiFi/USB...等等。
許諾
發表於 2015-11-29 12:16
PCM.DSD 發表於 2015-11-28 1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現在好多燒友已轉玩音樂檔案; 在家就用CAS(電腦/枱式音樂檔案播放器來作音源)接駁自己套HiFi, 出外就玩DA ...
謝謝您很詳細的解釋, 不過可能要試過才知有咩分別, (包括聲音及方便度),
我暫時都係仲聽住唱片先 ~ {:9_416:}
beastbill
發表於 2015-12-1 01:48
CD壓制都要有一定成本,要靚聲有美版同日版甚至德版選擇,MQS只是將檔案翻錄在記憶卡,成本低而且當一批出品銷售情況差,回收後只要把記憶卡format又可以重新複製。我買過一隻蘇芮的搭錯車MQS版,同隻SACD版轉WAV檔比較過後,我聽不出有何天淵之別,我覺得真是「搭錯車」。
還有一樣就是,MQS收顧客250,但折開包裝後,連一本印刷稍為精美一些的歌詞書都無,唱片公司食水深到爆!
Will
發表於 2015-12-1 11:18
beastbill 發表於 2015-12-1 0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D壓制都要有一定成本,要靚聲有美版同日版甚至德版選擇,MQS只是將檔案翻錄在記憶卡,成本低而且當一批出 ...
所以我只買過呢隻XD
http://post76.hk/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935
Cogor
發表於 2015-12-1 11:57
beastbill 發表於 2015-12-1 0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D壓制都要有一定成本,要靚聲有美版同日版甚至德版選擇,MQS只是將檔案翻錄在記憶卡,成本低而且當一批出 ...
師兄是指SACD 中嘅CD 層定SACD 層轉WAVE 檔?
(Post76 Android 手機版送出)
beastbill
發表於 2015-12-1 16:05
Cogor 發表於 2015-12-1 1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師兄是指SACD 中嘅CD 層定SACD 層轉WAVE 檔?
(Post76 Android 手機版送出)
師兄,是SACD中的CD層而矣,可能我快過半百,聽力不比年少好。變成木耳可是一種幸福,不用再花錢再買甚麼高解析度版本的音樂了。而且香港的唱片公司不停用巧立明目的手法把舊歌再生來賺錢,基本上我覺得好討厭。
henryctw
發表於 2015-12-1 17:35
beastbill 發表於 2015-12-1 16:05
師兄,是SACD中的CD層而矣,可能我快過半百,聽力不比年少好。變成木耳可是一種幸福,不用再花錢再買甚麼 ...
師兄所言什是!
Will
發表於 2015-12-11 18:15
今日有款鄧麗君出唔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