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HTC否認變賣上海工廠
HTC仍然未能擺脫手機行業虧損帶來的持續衝擊。日前,有消息稱HTC正計劃出售其位於上海的一家工廠。8月24日,HTC中國區一名高層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否認了上述消息。“網上的猜測只是謠言,我們不會出售這家工廠,但是會裁員,全球比例約為15%,具體每個部門裁員的比例會有不同,但是現在還不方便逐一公佈。”公開信息顯示,目前,HTC全球約有員工1.5萬名,以此推算,此輪裁員人數為2000人以為。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手機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按照目前高額的物流和運營成本,HTC關閉或出售上海工廠幾乎不會有懸念,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盤者而已。“現在的手機行業都是全球化戰略、本地化運營,很多廠商將工廠開到了巴西、印度、越南等地,可以獲得比中國更低的成本。”
截至8月24日下午,HTC收盤價為40.35新臺幣,按此計算,其市值僅剩334億新臺幣。而其2011年市值最高時曾超過9000億元新臺幣。如今的隕落,著實令業界唏噓。
壓縮開支
HTC近日發佈的財報顯示,公司2015年二季度營收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虧損額超過了2億美元。其中,6月的營收更是創下了HTC近20年來單月營收最低,僅86.8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7億元),環比下降21%,同比下降60.4%。
出於無奈, HTC官方宣佈將通過一項運營規劃,把公司運營成本削減35%,並且在全球裁員15%,“以在一個”更加精幹和更加靈活的“業績模式下維持營收和利潤增長。”
正是在此風口上,臺灣媒體爆出了HTC出售內地工廠的消息。記者瞭解到,傳聞被出售的這家工廠於2010年落戶上海市浦東康橋工業區,耗資3220萬美元建成。2011年,這家工廠的手機產量便一舉達到200萬部的高峰。諮詢公司尼爾森在當年列出全球 “市場佔有率前5名” 的智能手機廠商中,蘋果以29%排名第1名;HTC以21%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
然而,這已經成為HTC最後的輝煌。2012年,HTC智能手機逐漸開始走下坡路,由於業務衰退, HTC曾關停多條生產線。據悉,上海工廠只有少數生產線維持正常營運,生產面向中國市場銷售的智能手機。
前述業內人士分析稱,HTC想要節約成本運營也沒有其他太多辦法,轉讓資產是最快的途徑。“一家老牌的公司市值已經不到百億人民幣,可想而知市場對它已經不抱希望。況且,現在國產品牌手機都已經崛起,HTC的生存空間只會更小。”
此外,記者從HTC的部分合作公司處瞭解到,HTC今年還停掉了與外部代理公司在市場方面的合作。“沒有費用預算,所以合作暫時都停了。”
腹背受敵
綜合來看,HTC的衰落皆因其腹背受敵。2011年,HTC因為在美國與蘋果的專利訴訟,其被美國實施進口禁令,同時在歐美市場也開始走下坡路。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短短五個月內,HTC的市場份額縮水高達60%。彼時,正是約伯斯主導的蘋果手機在全球崛起的時候。
與此同時,國產品牌華為、小米和酷派等廠商也逐漸在中低端市場佔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型手機製造商排名依序是三星(21.9%)、蘋果(14.6%)、華為(7.8%)、聯想(5.0%)與小米(4.9%)。其中,蘋果iPhone第二季在中國的銷售量達到1190萬部,比去年同期成長了68%。
由此看出,無論是在高端還是中低端市場,HTC均已迷失了方向。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HTC手機品牌的失敗主要原因是定位搖擺,沒有形成鮮明的特色。此外,國內手機市場已經變成社會化渠道、運營商渠道和電商渠道三分天下的局面。HTC在社會化渠道和電商渠道上幾乎沒有積累,過度依賴運營商渠道也並不現實。
對於HTC或整體出售的傳言,前述手機業內人士和王豔輝均認為並不實際。
“內地的同業者會謹慎出手收購HTC。一是HTC的品牌溢價並不低,二是它早期與各大專利擁有者簽訂了大量授權協議,接盤的人還要考慮到這一塊巨額的成本。” 另外,在多名行業人士看來,HTC在智能手機領域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但是這不代表HTC品牌的消失。
王豔輝坦言,HTC應該放棄現在的品牌路線,回到自己原來擅長的代工業務,再加上虛擬現實的一些業務,它可以成為一家活得不錯的公司。
目前,HTC也在這一領域開始提前佈局,在今年的MWC(全球移動通信大會)上,HTC發佈了虛擬現實設備HTC Vive和健身手環HTC Grip。HTC董事長王雪紅也辭去威盛董事長一職,專注於HTC業務。值得注意的是,王雪紅曾經多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態,不會出售HTC。
有消息稱,HTC在未來會將手機主戰場轉至印度和非洲市場,或許這樣的舉措也能為公司贏得一線生機。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