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手機性能; 相當於什麼時期的PC
現時手機和電腦根本就不是同一架構,沒有可比性。當然,如果非要討論個結果的話,那麼只能給出這樣的答案:如果電池技術沒有巨大的突破,按照目前x86和ARM工藝水準和功耗控制思路,以完整的PC平臺軟體性能需求來說,目前主流PC端x86的部分性能ARM想要達到估計至少也要幾年了,反正短時間內實現不了,完整性能估計終結整個ARM時代都達不到。其實大家想問的可能只是體驗層面的對比,比如有人覺得當年Hyperthread Pentium 4外加1GB記憶體的電腦如今連單純上網的體驗都比不過當前的智能手機,遊戲方面一些3D版手遊的畫質和流暢度也已經超越了當年的GeForce4 MX的水準。
不過其實很多朋友都不瞭解,拿上網體驗來說,大部分情況下瓶頸都不是CPU和記憶體的性能問題,而是硬碟和網路的問題。現在手機上網體驗好的原因主要無非是幾點:
首先是手機適配的APP讀寫檔體積小,比PC動輒高清大圖和音效檔壓力要小得多。其次手機的ROM使用了eMMC,讀寫速度普遍120M/S甚至更高,而目前主流機械硬碟讀寫速度才100M/S左右,並且會根據使用時間的推移大打折扣。還有就是移動端流覽器功能根本不全,Java+Flash在大部分手機上的流覽器中可能都無法正常流暢的顯示。就是很多時候我們用手機流覽器發帖都無法編輯格式,全是代碼。另外,PC端從來都是真正的多工運行,而Android手機運行程式,在達到閥值後都會自動關掉幕後程式,蘋果手機更是限制多工。
至於遊戲性能,並不是說以前CPU性能多低,而是大部分軟體在設計上就對手機端上要達到的目標就不高罷了,另外,這同遊戲廠商對於手機的優化也有很大關係,想想為何很多遊戲在PS4中可以流暢運行,而在配置更高的PC中反而各種卡頓,其實道理是一樣的,說到底,還是沒有一個標準去對比。
不過始終一句,當代手機速度與功能飛躍,已能取代一部份PC的工作,其中尤以上網及多媒體娛樂為甚。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