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果報文章中玩DSD
{:6_200:} 我成富身家唔夠找數{:1_332:} {:1_331:}蘋機會:DSD 電腦聽出黑膠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tech/art/20130518/18263307 開始唔SELL 隻TEAC UD-501 1.電腦、files 再解DSD
2. Sacd DSD player dat 解
3.黑膠player
好似好大分別 bor? Right? 阿正 發表於 2013-5-18 1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電腦、files 再解DSD
2. Sacd DSD player dat 解
3.黑膠player
正哥老作日報最兴嚇鬼,五色就嚇死,色玩就笑L死 PCM彈性較大,錄音時可以分開斬件式錄音,所以歌手可以逐句唱,再在後期組合,而DSD會使用1:1的錄音及解碼方式,錄音時會要求一Take過,對歌手或演奏者的要求都較高,但樂迷就能聽到無修剪、無添加的樂曲
原來DSD 係咁解的 {:6_130:} agic 發表於 2013-5-18 1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正哥老作日報最兴嚇鬼,五色就嚇死,色玩就笑L死
Direct Stream Digital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DSD和PCM的比較
Direct Stream Digital(DSD)是一項屬於Sony和飛利浦的專利,利用脈衝密度調變(pulse-density modulation)編碼將音頻訊號儲存在數位媒體上的科技,這項技術的應用對象是SACD。
訊號本身以Delta-Sigma調變後的數位音訊儲存,連續單一個位元的序列以64倍於CD取樣率(44.1 kHz)的頻率來取樣,即2.8224 MHz。藉由64倍過取樣(oversample)來達成noise shaping,把以往由於量化不精確的聲音訊號而造成的噪音和失真,減少至一個位元以內的誤差。可議的是,1-bit Sigma-Delta運算是否真的可能解決失真問題。由於1-bit Sigma-Delta轉換的運作方式,以DSD編碼的聲音在低頻上有着比標準CD更好的解像度,然而在較高的頻域比CD差,因而它的保真性也較低。
在DSD或者PCM編碼方式之間的孰優孰劣之間有着許多爭議。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教授Stanley Lipschitz和John Vanderkooy主張單位元的轉換器(如DSD所使用的)有高度失真的緣故,並不適合高階的音訊應用。即使只有8-bit和四倍過取樣的PCM和noise shaping,加上適當的dithering,僅有DSD一半資料量,在底噪和頻率響應上也比DSD來得好。但是在2002年,飛利浦發佈了一篇論文反駁這樣的說法。James Angus教授在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發表會上具細節地反駁Lipschitz和Vanderkooy的論文。Lipschitz等人對此也做了回應。
實用的DSD轉換器領域是由Ed Meitner開闢的,他是奧地利EMM Labs的工程師和老闆。而商業化的DSD技術則由Sony和飛利浦開發,標準的CD規格也是由他們所開發的。而飛利浦的DSD部門則在2005年轉移至Sonic Studio, LLC,做持續的設計和開發。
DSD技術在視訊方面或許有着相同的潛力。Laserdisc光碟就是使用脈衝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編碼的架構,解碼方式和DSD相同
agic 發表於 2013-5-18 1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正哥老作日報最兴嚇鬼,五色就嚇死,色玩就笑L死
大長老,其實我對DSD vs PCM都唔係好明白,由其生果報話DSD一定要求6音1 talk 過??
求教指導一下{:8_387:} 本帖最後由 agic 於 2013-5-18 15:29 編輯
DSD前身叫WSD系早稻田一位数学教授发明所以W=WaSwDa早稻田命名
而尼位教授系做比一间专6 一take过既鬼佬6音C,尼位6音C又甘岩娶左个架妹
Sony见几好声就罗左泥用改名DSD,当然系据闻同不獲客方承认,但行內人知 阿正 發表於 2013-5-18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長老,其實我對DSD vs PCM都唔係好明白,由其生果報話DSD一定要求6音1 talk 過??
求教指導一下 ...
cut n paste 既毒果米睇LA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