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冷門但極好聲的 Linkwitz Design Pluto2+(補充了資料)
本帖最後由 nicknick 於 2012-3-9 02:30 編輯一直都有不同的師兄問及我的喇叭,因為很冷門外形又很古怪,是時候的起心肝出個post介紹一下它。因為太冷門太特別,要多一點文字解釋。
【一定要由 Linkwitz 這名字說起】
一定要由名字說起,我的一對喇叭名字是 "Pluto2+", 前面我會加上 “Linkwitz Design”, 因為它是由一位獨立的設計師 Siegfried Linkwitz 由零開始設計出來的,Pluto的聲音就是Linkwitz心裡期望的聲音。Siegfried Linkwitz來頭不少,在1976年發表了一篇很出名的論文: "Active Crossover Networks for Non-coincident Drivers",裡面也表揚了他的同事與好友 Russ Riley啟發了他的crossover設計,最後命名為 ”Linkwitz-Riley crossover“,至今仍然有很多super hi-end的喇叭都採用,例如 MBL葫蘆喇叭 等等。Linkwitz 有超過30年在Hewlett-Packard帶領R&D部門隊伍,他的工作包括開發各類電子測試儀器,由signal generators, network and spectrum analyzers, 到 microwave sweepers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evaluat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等等,畢生都是在研究「聲音」。
退休後,Linkwitz用他數十年的學識與經驗,目標要設計出一對能注入他畢生功力而達成「最好」的喇叭,由於他也是個古典音樂的發燒友,經常出席各類現場的管弦樂演奏,他的「最好」當然就是高度現場感、最接近真實的聲音。他希望能用市面容易採購到又在合理成本內的現成零件來制作,也將心得詳細的寫在他的網站內分享而讓更多的知音能DIY出這喇叭,目的絕對與現今只為爭取金錢收入而開發產品的很多hifi廠唱反調。於是他設計出「無箱式」open-baffle的「Orion」,在外國很快便流行於很多DIY及hifi高手之中,不少有使用數百萬器材的發燒友及影音評論家都高度讚揚他的Orion,甚至表示他的Orion質素與過百萬一對的喇叭質素圴等。
可惜Orion體形也算大,需要「呼吸」的空間也不少,不太適合較細少的房屋(好像香港)內使用,機緣巧合之下他發現了一隻有趣的2吋全頻單元,引發出他設計出另一對相對細少能在細空間內使用,而且成本低很多的360度omni-directional 設計的「Pluto」, 他反覆比較Pluto與Orion的音質表現,竟能有90%接近,Pluto差過Orion主要在於音量輸出不足以在大空間使用,但在香港的細小空間反而更適合!
【Pluto最特色的外形:平民式 水喉管用料】
設計Pluto時目標是「保持高音質下使用最平的零件」,又要零件非常容易找來DIY,Linkwitz竟然破天荒的找來圓筒膠水喉管來做喇叭身!本身Pluto設計仍然是「無箱式」open-baffle,所以水喉管純綷只為托起5吋的中低音單元,沒有「箱聲」的。5吋單元是向天發射,360度omni-directional發聲,使到聲音非常有現場感、空間感極之深廣、喇叭完全隱形,至於2吋的高音單元指向性較高,但也是不給他「箱」的影響,只用2吋多一點的水喉管將它引伸出來,指向耳仔的方向擺放。
(sorry, 舊相當時習慣了水印我的網址,不浪費時間擦走了。)
Pluto是active speaker設計,有2份amp各自推動2吋及5吋單元,放在喇叭腳內:
還有它的重點 Active Crossover、單元不尋常的分頻點設計、subwoofer加入、擺放位置的考慮、聲音特色等等,下回再續! 本帖最後由 nicknick 於 2012-3-9 22:05 編輯
我的Pluto線路設計是那時剛改良的ver.2,所以是Pluto2,再加入subwoofer套件,最終成為「Pluto2+」,當中的「+」就是加了subwoofer的意思。
先講Pluto本身的2路2單元,高音的單元其實就是當時觸動Linkwitz靈感的全頻單元,一隻小小2吋口徑的喇叭竟能輸出由200Hz至15KHz的聲音,所以能夠以加入一個5"的woofer來補足低頻段便可完工,設計成2路2單元的Pluto低頻便能到60Hz,足夠應付大部份的音樂。這兩隻喇叭的crossover設定在1KHz,即是1KHz以上的聲音交給2吋單元、60Hz至1KHz的聲音就交給woofer低音單元。很少喇叭會將分頻點定在1KHz咁低,這是Pluto的特色之一。
Linkwitz自己設計喇叭,當然會用他自己發明的Active Crossover Filter, 所以是有源分音(電子分音),即是聲音訊息先做分頻,然後便分開交給2隻獨立的後級各自推動2隻單元。這種設計的分頻比傳統的被動式分頻(即先經後級放大聲音訊息,經喇叭線傳到喇叭時才由無源的分音器分開推動不同的單元)有更通透的、更多層次、定位極之準確的聲音表現,令到每件樂器的聲音還原得活靈活現,合上眼聽會感受到樂器是一件一件有形體的在不同的位置發聲,前後左右清清楚楚非常立體!
我自己一早已經預計到「60Hz」不能滿足到我,所以一訂就訂埋subwoofer套件。加入一對10吋的subwoofer,聲音向下發射,也是omni directional的,加入後聲音最低可降到40Hz,這40Hz不是純綷規格數字降了dB出的40Hz,也不是為了保持dB而夾硬谷出來的低頻,而是落到40Hz仍然音符粒粒清楚有力完全沒有失真,真正出到的40Hz低頻。
Subwoofer套件之所以貴因為Pluto起初設計時並沒有諗住有subwoofer的,所以Pluto本身已經非常完整獨立,電子分音與2份amp都收埋在喇叭腳下,只要駁電駁RCA訊源便可以享受高度保真的聲音了,原本是這樣簡潔的一對管。
由一個本身已完整的系統插入第3路第3單元而且要涵接得天衣無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首先要額外加入一個專為它們設計已準確計算好的電子分音,接收訊源後先將聲音分頻,今次是設定在100Hz以上的聲經訊號線交給原本的Pluto,另一邊100Hz以下的交給subwoofer用的後級來推subwoofer單元,所以一時間增加了一件體形也不迷你的電子分音及它的火牛,又因此要由2條訊號線增至使用共6條訊號線(2條入4條出),及2隻體形也有番咁上下的10吋subwoofer。
(要額外加入的電子分音)
Pluto喇叭的擺位也十分不容易,本身Pluto單元有向天花的又有向前的,再加入2隻獨立的subwoofer,這4件東西我應該如何配搭擺放呢?我問過Linkwitz本人,他回覆只要subwoofer不要離開Pluto超過2尺便可,但我實際使用時發現pluto兩條管與subwoofer放在不同的位置也會令聲音高中低頻3頻有不同的平衡,結像也會很不同。平時師兄們要找一對喇叭的最靚擺位已經要反覆試好耐,我現在更因難要找出4隻喇叭不同組合的最靚位置!
Linkwitz設計Pluto的擺位是這樣的:
放得很濶,高音單元直接指向耳仔。
Linkwitz Lab 的網址,大家可以在裡面看到Pluto詳細的數據、設計理念甚至訂零件費用等等豐富資料:
http://www.linkwitzlab.com/Pluto/Pluto-2.1.htm 我最鍾意試新嘢嫁啦!唔知邊度有得試聽咁呢?{:6_240:} 本帖最後由 nicknick 於 2012-3-8 02:54 編輯
我最鍾意試新嘢嫁啦!唔知邊度有得試聽咁呢?
avlam 發表於 2012-3-8 02:47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冇現貨、冇代理的,一係你DIY,一係上我屋企,
全香港用佢的人唔知夠唔夠5個,我只知道當中3個,其中一個是我,外國就多D。
在香港使用Orion的我只知1個。 冇現貨、冇代理的,一係你DIY,一係上我屋企,
在香港用佢的人唔知夠唔夠10個,我只知道當中3個,其中一 ...
nicknick 發表於 2012-3-8 02:52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咁當初你點知有呢個牌子嘅呢?{:6_141:} {:1_329:}
喇叭好聲的確好重要,但個款真係接受唔到 本帖最後由 nicknick 於 2012-3-8 03:02 編輯
咁當初你點知有呢個牌子嘅呢?
avlam 發表於 2012-3-8 02:55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先由那位Orion用家介紹,我再直接上Linkwitz網址研究這喇叭的設計與Linkwitz本人的理念,認為方向與我的取向相同、我又buy對喇叭的設計,就在完全沒有聽過的情況下膽粗粗滙錢俾Linkwitz一位做木廠的朋友買料幫我hand-made!當時真係好大膽,只係email對答,錢就俾晒佢,走左佬都冇得追! 出黎D聲係點又未聽過!得個「信」字同「估」字! {:6_192:} 喇叭好聲的確好重要,但個款真係接受唔到
kevin1107 發表於 2012-3-8 02:56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由於是DIY,個樣可以好多唔同發揮,我見過最靚的做到咁,我覺得靚過好多超級名貴喇叭。
I have been read your article few months ago about this speaker, from one of your blog, cannot remember. actually, I really want to try these speakers. Do you welcome me nick? I have been read your article few months ago about this speaker, from one of your blog, cannot remem ...
tomtomsuccess 發表於 2012-3-8 03:15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當然歡迎啦!{:6_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