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wil 發表於 2012-2-26 04:22

入門教學 I: 耳機分類 (轉載)

轉載自 Lyra Media

在談及技術層面前,先認識耳機的分類,不論是製造商、商店、媒體,都是以配戴的方式及使用環境作分類,歸納後便如下:

1. 傳統耳塞 (Earbud)
   - 最早期的耳塞,在九十年代屬主流設計,輕巧而有不錯的佩戴感,聲音也較自然,只是隔音能力不足,
      容易受外界的噪音干擾。

http://www.lyra-media.com/ufiles/akg_earbud.jpg
現時傳統耳塞主要於入門市場出現 (圖為 AKG K31)


2. 入耳式耳塞 (In-ear / Canalphones)
   - 現時最常見的類型,由開放式耳塞演化出來,早期應用在舞台,加入耳膠及導管設計,大大改善隔音能力,
      令細節也能清晰聽見。優點多,缺點還有不少,如聽診器效應、舒適度欠佳、聲音焗促的問題。

http://www.lyra-media.com/ufiles/Westone_41.jpg
入耳式耳塞屬現時市場上的主流 (圖為 Westone 4)


3. CM 耳機 (Custom Made)
   - 算是入耳式耳機的分支,由使用耳膠及導管開始,到直接使用根據耳道形狀的耳模來隔音,
      單元、分音器亦直接存於耳模之內,由舞台應用開始,近年在民用層面普及。

http://www.lyra-media.com/ufiles/CM_JH16.jpg
需訂製 CM 耳機主要用於舞台表演上 (圖為 JH Audio JH16 Pro)


4. 大型耳筒 (Headphone)
   - 頭戴式的大型耳筒,一般於室內地方使用,線身長,耳罩大,令用家長時間佩戴時仍有舒適的感覺。
      主要分為開放式 (Open Back)、封閉式 (Closed Back),前者在單元後方有一定的空間開放,
      獲得更自然的音場,不過聲音也向外擴散,對外也有影響;後者則是全封閉的設計,聲音會在外殼內作反射,
      定位清晰,而且可有更多的細節。此外,也有半開放式 (Semi-Open) 的設計,取兩者之間的優點,
      主要用在專業機種上。

http://www.lyra-media.com/ufiles/ultrasone_Edition10.jpg
大型耳筒主要發展於高級及專業市場 (圖為 Ultrasone Edition 10)


5. 便攜耳機(Portable Headphone)
   - 沒有一個特定的形狀,有開放式、有封閉式,不過支架部分輕巧得多,令耳機可帶到戶外使用。
      除了頂架式 (Head-band) 的設計,也有夾耳 (Cliped)、後兜 (Neck-band) 設計,方便用家外攜。

http://www.lyra-media.com/ufiles/ath_neckband.jpg
便攜耳機沒有特定的模式,如 Neck-band近年於市場重現 (圖為 Audio Technica ATH-BB500)


基於以上的特色,廠商還會因應其他功能發展,如降噪、通話功能等作獨立分類
http://www.lyra-media.com/ufiles/sony_NC300D.jpg

降噪或通話用耳機基於其他的特性發展,如 Sony MDR-NC300 便是入耳式加上降噪功能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入門教學 I: 耳機分類 (轉載)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