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yko 發表於 2012-1-5 13:35

師兄冇十仔?
sam12345 發表於 2012-1-5 13:33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開頭打留左, 加返, HRS 12{:6_162:}

kennyko 發表於 2012-1-5 13:36

會否考慮加前高?
papercut 發表於 2012-1-5 13:33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暫時唔會住, THANK YOU!{:6_204:}

kennyko 發表於 2012-1-5 13:37

就咁睇你器材應該唔係問題 , 是否擺位及SETTING出問題
timmy 發表於 2012-1-5 13:32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今晚度一度影D相POST出來研究下!

papercut 發表於 2012-1-5 13:42

同埋subwoofer音量好緊要,太少-冇包圍同壓迫感,太多-又會一舊舊,矇
ps 我都係HRS12用家

jeremymak 發表於 2012-1-5 13:46

回復 4# kennyko


    try surr spk distance double
and/or add db

simonaceman 發表於 2012-1-5 14:58

點先可以提升包圍感/立體感?

ching, 唔係setting就係擺位問題.


- 發送自我的 iPhone 大板凳應用

rchan0901 發表於 2012-1-5 16:38

回復 1# kennyko

Kenny ching, 我之前都用過lx73, 而且我用的都是普通的書架喇叭及器材, 那時由denon轉用p記, 看鎗戰片p記都已俾到我快速及有力的表現, 而surround方面都幾好, 我最初set 7.1 (surround back), 無用前上置 (後來加了前上置亦覺效果不明顯); 不過有d意見可以分享下, 那時我有部rotel rb06 2-channel後級 (70w x 2), 就用來將front speaker preout, 分擔lx73的工作, 無論聽歌及看電影, 對我來說, 效果已很好, 但總是在surround方面仍欠一些東西; 之後同心兄買左部摩改05fd, 當然聲畫方面有即時提升, 之後身痕就試下用d普通rca線由05fd preout 7.1去lx73 multi-channel in, surround效果即時大有改進, 後面4隻surround 喇叭好似睡醒了似的, ching有時間可以看下的之前的帖呢.另外kenny兄你有無download本lx73/lx83中文說明書呢, 因我已轉用y記, 你有興趣我可以俾左本manual你呢, 因為咁樣可以環保d唔好浪費.

Netmans 發表於 2012-1-5 17:22

本帖最後由 Netmans 於 2012-1-5 18:49 編輯

Surround Sound, Second Edition

http://covers.openlibrary.org/w/id/2339563-L.jpg


I just order to buy it.

http://www.golden-book.com/ProductImage/110114-110120/9787115247452.jpg
隨著環繞聲技術的發展,環繞聲製作成本下降,技術也更容易掌握,使得環繞聲在影院和家庭環境中迅速普及。《多聲道環繞聲技術(第二版)》,為環繞聲技術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全方位的參考,呈現了環繞聲技術的現狀與未來。

  本書包含多聲道環繞聲的錄音和混錄技巧,逐步指導讀者如何設置房間的監聽。本版對第一版作了全面修訂,新?了10.2聲道環繞聲的內容,並介紹了數位電影和最新發行方式的進展情況。運用清晰明瞭的文字,對監聽、多聲道混錄、發行格式和心理聲學等作出了簡明的解釋。

  本書包含大量實用的操作建議,對新手和有經驗的工程師來說,都不失為一本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本書作者是音頻技術領域的頂級專家—湯姆林森·霍爾曼(Tomlinson Holman),他是THX公司總裁、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的電影聲音教授。在盧卡斯電影公司(Lucasf ilm
Ltd.)擔任技術總監期間,他制定了THX Sound和THX數位母版(THX Digital
Mastering)標準。


Tomlinson Holman
http://thesonicspread.com/wp-content/uploads/2011/05/Tomlinson_Holman1.jpg


第1章 介紹 
環繞聲發展史概況 
第2章 監聽 
本章要點小結 
2.1 簡介 
2.2 監聽如何影響混錄 
2.3 多聲道環繞聲房間聲學 
2.4 監聽揚聲器的選擇 
2.5 一種標準設置 
2.6 揚聲器設置的折中方案 
2.7 揚聲器設置的變化形式 
2.8 揚聲器饋送信號的時間調整 
2.9 低頻增強聲道——0.1聲道 
2.10 校準監聽系統:頻率響應 
2.11 校準監聽系統:電平 
第3章 多聲道傳聲器技術 
本章要點小結 
3.1 簡介 
3.2 聲像電位器身歷聲 
3.3 間隔式全指向性傳聲器拾音技術 
3.4 同軸式與準同軸式身歷聲拾音技術 
3.5 準同軸式身歷聲拾音技術 
3.6 雙耳傳聲器技術 
3.7 點傳聲器技術 
3.8 多聲道透視視點 
3.9 標準技術在多聲道中的運用 
3.10 環繞聲傳聲器技術 
3.11 用於5.1聲道錄音的特殊傳聲器陣列 
3.12 多種拾音方法的組合 
3.13 一些環繞聲傳聲器設置方法 
3.14 同時進行雙聲道和五聲道錄音 
3.15 雙聲道身歷聲上變換成環繞聲 
3.16 動態範圍:墊整衰減和計算 
3.17 虛擬傳聲器 
第4章 多聲道混錄與錄音棚操作 
本章要點小結 
4.1 簡介 
4.2 技術準備 
4.3 聲像定位 
4.4 增大聲源的“尺寸” 
4.5 多聲道均衡處理 
4.6 在調音臺和錄音棚中分配多聲道信號 
4.7 母帶聲軌佈局 
4.8 雙系統中與視頻相伴的音頻 
4.9 多聲道節目的參考電平 
4.10 在數位錄影帶上記錄多聲道音頻信號 
4.11 多聲道監聽電路
4.12 多聲道周邊設備 
4.13 聲軌之間的同步 
4.14 對錄音設備和監聽系統的要求 
4.15 節目監聽 
4.16 後期製作記錄載體 
4.17 聲軌排列 
4.18 發行格式 
4.19 環繞聲混錄經驗 
4.20 DVD音樂視盤的環繞聲混錄 
4.21 喬治·馬森伯格(George
Massenburg),多項格萊美大獎得主、音樂製作人及工程師、設備及錄音棚設計工程師 
第5章 發行格式 
第6章 心理聲學 
中英文詞彙對照表

AVBAPE 發表於 2012-1-5 18:04

回復 18# Netmans


    C Hing , where can find this book in Chinese version?

rockerlam 發表於 2012-1-5 18:35

器材唔錯,係咪聽既地方細,所有喇叭迫埋一齊,一開大聲d,聲音就會炒埋一碟,立體感就自然差d,仲有對後置會唔會掛太高?後置做得唔好,包圍感就冇晒,不過你用OS3應該OK架,我近排仲想將隻後置升級做OS3....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點先可以提升包圍感/立體感?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